防治蓟马的药剂有哪些呢?我们现在能常见到药剂是这些成分。其中以烟碱类化合物为主要的防治成分(唑虫酰胺在国内还没有登记,国外已经登记)。另外还有一些没有在蓟马上登记的产品如螺虫乙酯、吡丙醚、丁醚脲、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等等。
蓟马在抗性上来的很快,实际上有些地方5.7%的甲维盐也要用到50毫升/桶,艾绿士要用到10-15毫升/桶。22%氟啶虫胺腈FS,50毫升/亩(即11克a.i./亩)防治蓟马效果不错。氟啶虫酰胺虽与吡蚜酮一样,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拒食作用,其起效比较慢,实际应用中还是复配烟碱类杀虫剂。
氟虫腈防治效果不错的,现在已经被禁止使用了,另外丙溴磷、丁硫克百威、水胺硫磷已经在蔬菜上已经禁止使用就不在讨论范围里了。
苦参碱、藜芦碱、白僵菌、绿僵菌有登记,其效果,你懂的。
蓟马个体非常小,肉眼不容易看清,而且种类多、数量大、食性杂,一般藏在花内和叶片背面,善飞能跳,扩散很快。
蓟马钻花后很难防治,必须在缓苗后、开花前控制住,所以一定要提前预防。一是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进行诱杀。二是提前用药。
蓟马繁殖极快,从卵到成虫仅需14天,世代更替快,容易泛滥成灾。如葱蓟马一年发生8~10代,瓜蓟马在广西一年可发生17~18代,在温暖干旱的条件下易发生,若防治不及时,会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