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白腐病也叫大豆菌核病、大豆叶腐病,病菌喜欢在低温寡照、湿气较重的环境下侵染,通常在大豆开花后进入结荚期,遇到阴雨连绵,低温寡照,田间湿度较大,温度为18-22℃,湿度在85%以上时,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导致病害爆发流行。
防治措施:
1、选用株形紧凑的抗病品种;
2、避免连作;
3、合理稀植,增加空气通透性;
4、加强栽培管理防病;
5、田间出现病状时,常用50%速克灵、40%纹枯利、40%菌核净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多菌灵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喷雾。为提高防治效果,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喷雾时要注意药液淋洒均匀,尤其是底部的茎叶要喷布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