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花椰菜小菜蛾 -> 花椰菜小菜蛾的特征和花椰菜小菜蛾的防治!
花椰菜虫害防治图谱

花椰菜小菜蛾的特征和花椰菜小菜蛾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9/11/19 8:29:45  浏览次数:2142次  文章来源:花椰菜小菜蛾

鳞翅目菜蛾科,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

花椰菜小菜蛾3

花椰菜小菜蛾种群分布

全国各地普遍发生,1年生4~19代不等。在北方发生4~5代,长江流域9~14代,华南17代,台湾18~19代。在北方以蛹在残株落叶、杂草丛中越冬;在南方终年可见各虫态,无越冬现象。全年内为害盛期因地区不同而不同,东北、华北地区以5~6月和8~9月为害严重,且春季重于秋季。在新疆则7~8月为害***重。在南方以3~6月和8~11月是发生盛期,而且秋季重于春季。 成虫昼伏夜出,白昼多隐藏在植株丛内,日落后开始活动。有趋光性,以19~23时是扑灯的高峰期。成虫羽化后很快即能交配,交配的雌蛾当晚即产卵。雌虫寿命较长,产卵历期也长,尤其越冬代成虫产卵期可长于下一代幼虫期。因此,世代重叠严重。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00余粒,多的可达约600粒。卵散产,偶尔3~5粒在一起。幼虫性活泼,受惊扰时可扭曲身体后退;或吐丝下垂,待惊动后再爬至叶上。小菜蛾发育***适温度为20~30℃。此虫喜干旱条件,潮湿多雨对其发育不利。此外若十字花科蔬菜栽培面积大、连续种植,或管理粗放都有利于此虫发生。在适宜条件下,卵期3~11天,幼虫期12~27天,蛹期8~14天。

花椰菜小菜蛾生活习性

幼虫、蛹、成虫各种虫态均可越冬、越夏、无滞育现象。全年发生为害明确呈两次高峰,***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正值十字花科蔬菜大面积栽培季节)。一般年份秋害重于春害。小菜蛾的发育适温为20-30摄氏度,在两个盛发期内完成1代约20d。

小菜蛾具备典型的昆虫进化优势:

(1) 体小,只要有少量食物就能存活,易于躲避敌害。

(2)生活周期短,取食甘蓝的,气温28-30度时,完成一代***快只要10天。

(3)繁殖能力强,每雌产卵量平均220,卵散产。

(4) 越冬代成虫产卵期可达90天,这样就造成严重的世代重叠,防治困难。

(5)生态适应性强,冬天能挺过短期零下15度的严寒,在-1.4度的环境中还能取食活动。夏天能熬过35度以上酷暑,只有夏天的暴雨能大量地杀死它们。

(6) 抗药性强,由于长年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大量杀伤天敌,小菜蛾为害日甚一日,并且很快对各类化学农药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上世纪90年代年许多地方面对小菜蛾猖獗,无药可治。由于发生面积大,为害时间长,防治困难,小菜蛾逐渐取代菜青虫而成为蔬菜第1号害虫。

花椰菜小菜蛾为害特点

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花椰菜小菜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前后翅细长,缘毛很长,前后翅缘呈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浪纹,两翅合拢时呈3个接连的菱形斑,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触角丝状,褐色有白纹,静止时向前伸。雌虫较雄虫肥大,腹部末端圆筒状,雄虫腹末圆锥形,抱握器微张开。

卵 椭圆形,稍扁平,长约0.5毫米,宽约0.3毫米,初产时淡黄色,有光泽,卵壳表面光滑。

幼虫初孵幼虫深褐色,后变为绿色。末龄幼虫体长10~12毫米,纺锤形,体节明显,腹部第4-5节膨大,雄虫可见一对睾丸。体上生稀疏长而黑的刚毛。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成两个“U”字形纹。臀足向后伸超过腹部末端,腹足趾钩单序缺环。幼虫较活泼,触之,则激烈扭动并后退。

花椰菜小菜蛾的防治!

1、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以中断小菜蛾食物来源,有效减少田间小菜蛾基数。避开小菜蛾为害高峰期进行种植,并加强花椰菜生长期管理,及时田间及周边杂草、病残枝等,可大大减少田间虫源。

2、根据小菜蛾趋光性,可在田间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以减少田间小菜蛾数量。并适量投放小菜蛾天敌,以有效防控小菜蛾为害。

3、针对小菜蛾为害情况,酌情使用针对性药剂进行喷施防治,配合新高脂膜800倍液混合使用,以屏蔽害虫嗅觉,抑制病菌复制,降低其抗药性和用药量,提升防治效果。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