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玉米顶腐病 -> 玉米顶腐病有哪些危害?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病害防治图谱

玉米顶腐病有哪些危害?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4/7/22 9:56:57  浏览次数:1133次  文章来源:玉米顶腐病

玉米顶腐病是一种新型且日益严重的农作物病害,主要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顶腐病的危害、症状、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帮助种植户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病害。

一、玉米顶腐病的危害

玉米顶腐病是一种系统侵染性病害,包括镰刀菌顶腐病和细菌性顶腐病两种类型。该病害在玉米的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对玉米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具体危害如下:

生长受阻:顶腐病导致玉米植株生长缓慢,发育迟缓,植株矮小。

叶片受损:叶片出现黄化、白化、绿化相间的条纹状,严重时叶片边缘变薄、缺损或枯死。

心叶异常:心叶粘连、不能正常展开,甚至扭曲呈“弓”形,有时雄穗也会被包裹在内。

茎秆腐烂:叶鞘、茎部腐烂,腐烂处有粘液,有时伴有臭味,严重时整个心叶可被拔出。

产量下降:顶腐病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导致果穗变小、粒少、粒重减轻,造成产量显著下降。一般年份病害发生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5%~10%,严重年份可达20%以上。

二、玉米顶腐病的症状

玉米顶腐病的症状复杂多样,具体表现如下:

苗期症状:系统侵染为主,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心叶皱缩、扭曲。重病苗茎基部变灰、变褐、变黑,甚至枯萎死亡。

成株期症状:再侵染为主,病株多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叶片症状包括叶缘缺刻型、叶片枯死型、扭曲卷裹型等。茎部症状包括叶鞘、茎秆腐烂型、弯头型、顶叶丛生型等。

三、玉米顶腐病的发病原因

病原菌:顶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引发,分为镰刀菌顶腐病和细菌性顶腐病两种。

环境条件: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和侵入。特别是在喇叭口期遇到持续高温时,病害易发生。

种植条件:田间密度大、施肥量大、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早施肥、早浇水易造成玉米茎秆徒长、茎秆柔弱,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差,有利于病原菌侵入。

四、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抗逆性强的品种是预防顶腐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不同玉米品种对顶腐病的抗病性不同,杂交种的抗病性通常高于自交系。

合理种植与管理:

合理密植:避免田间密度过大,提高通风透光条件。

排水管理:在低洼或排水不畅的地块做好排水明沟准备,连雨天气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

施肥管理:适时适量施肥,避免过早或过量施肥导致玉米徒长。特别要注意钾肥的施用,以增强玉米的抗逆能力。

中耕除草:适时中耕除草,提高土壤温度,为玉米苗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

药剂防治:

预防为主: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可选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等杀菌剂进行喷施防治。

发病后处理: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出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同时,选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喷施防治,并混合杀虫剂和叶面肥等营养调节剂一起使用,以达到杀虫防病和提高植株抗逆性的效果。

轮作倒茬:常年发病地块应选择抗病品种,并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倒茬,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增强抗病能力:通过叶面喷施锌肥、钾肥和生长调节剂等营养物质,促进玉米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玉米顶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生长的病害。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合理种植与管理、药剂防治以及轮作倒茬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顶腐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玉米的高产稳产。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