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棉花野蛞蝓
棉花虫害防治图谱

棉花野蛞蝓

发布时间:2014/8/23 9:35:11  浏览次数:5808次

棉花野蛞蝓为害症状:

野蛞蝓以齿舌刮食幼芽、嫩叶、嫰茎,幼苗受害可造成缺苗断垄。成株期叶片出现缺刻或孔洞,严重时仅残存叶脉,植株受其排泄的粪便污染,易诱发菌类侵染而导致腐烂,降低产量和质量。

棉花野蛞蝓发生规律:

(1)世代。每年发生2-6代。

(2)越冬。以卵、幼体或成体在潮湿土壤下15mm处越冬。

(3)气候。春、秋季多露或雨后发生为害重。

棉花野蛞蝓形态特征:

(1)成虫。成体呈长梭形,光滑柔软,爬行时,体表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少数有不明显的暗带或斑点。触角2对,暗黑色。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其边缘卷起,内有退化的贝壳,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生长线,同心圆状生长线中心的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

(2)卵。椭圆形,初产卵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颜色变深。

(3)幼虫。幼虫与成体形状相同,但幼体颜色较浅,呈淡褐色,成虫、幼虫均分泌无色黏液。

棉花野蛞蝓生活习性:

野蛞蝓喜温暖、潮湿环境,畏忌阳光,裸露在干燥条件下即死亡。野蛞蝓白天潜藏作物根部湿土下或阴暗处,夜晚活动取食,阴雨天可昼夜为害。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成体交配后2-3天产卵。在浙江一年能繁殖2次,春季以4-5月盛,交配后2-3天产卵,每次产一个卵堆,隔1-2天再产一个卵堆,每个成体一般可产3-4个卵堆,每雌可产卵400粒。成、幼体适宜活动的温度15-25℃,相对湿度85%以上。夏季高温干旱或冬季潜入隐蔽处土下休眠。黏重土、低洼处野蛞蝓多。

棉花野蛞蝓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地势低洼及阴湿多雨的地区,应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旱轮作。及时铲除田间、地边杂草,野蛞蝓的孽生场所。在苗床四周撒石灰粉。用杂草、菜叶等做诱集堆,天亮前集中捕捉。

(2)药剂防治。在蛞蝓发生初期,亩用6%密达颗粒剂0.5千克拌细干土15-20千克,于傍晚均匀撒在受害植株的行间垄上;也可采取条施或点施,药点间距40mm为宜,或用10%多聚乙醛颗粒剂70克/亩,拌适量细干土撒施。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