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马铃薯灰霉病
马铃薯病害防治图谱

马铃薯灰霉病

发布时间:2015/5/21 16:49:25  浏览次数:6529次

马铃薯灰霉病是一种马铃薯疾病,可侵染叶片、茎秆,有时为害块茎。生长后期,叶上症状明显。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时水渍状,后变青褐色,形状常不规整,有时斑上出现隐约环纹。受害残花落到叶片上产生的病斑多近圆形。湿度大时,病斑上形成灰色霉层。后期斑部碎裂、穿孔。

为害症状

严重时病部沿叶柄扩展,殃及茎秆,产生条状褪绿斑,病部产生大量灰霉。块茎偶有受害,收获前不明显,贮藏期扩展严重。病部组织表面皱缩,皮下萎蔫,变灰黑色,后呈褐色半湿性腐烂,从伤口或芽眼处长出霉层。有时呈干燥性腐烂,凹陷变褐,但深度常不超过1厘米。致病菌为灰葡萄孢霉。病菌菌丝发达,有隔;分生孢子梗长而粗壮,褐色,较直,上部具分枝,分枝上生出小梗,小梗顶端膨大,聚生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至卵形,单胞,无色。后期病菌可产生深褐色、球形或扁粒状的菌核。

发病规律

病菌越冬场所广泛。菌核在土壤里,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表及土内,以及种薯上,均可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在田间,病菌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活动传播,由伤口、残花或枯衰组织侵入,条件适宜,多次进行再侵染,扩展蔓延。病菌发育喜16~20℃的低温和95%以上的高湿,湿度影响尤为重要。低温高湿、早春寒、晚秋冷凉时发病重。重茬地、密度过大、冷凉阴雨等病害易于侵染。干燥、阳光充足时病斑扩展受到抑制。增施钾肥可降低块茎侵染比率。收获后块茎在低温高湿下贮存,不利于伤口愈合,会加重侵染和腐烂。

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多分枝,顶端膨大,产生葡萄穗状丛生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至卵形,单细胞,无色或浅褐色,大小7~10×6.5~10(um);在培养基上易形成菌核,菌核不规则形,黑色,坚硬。刺伤接种,薯块发病。

防治方法

(1)严格挑选种薯,尽量减少伤口。

(2)重病地实行粮薯轮作;高垄栽培,合理密植,减低郁蔽度;春季适当晚播,秋薯适当早收,避开冷凉气温;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性;适当灌水,提高地温,增强伤愈力;病残体,减少侵染菌源。

(3)春季适当晚播,秋薯适当早收,避开冷凉气温;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性。

(4)适当灌水,提高地温,增强伤愈力;病残体,减少侵染菌源。

(5)预防:在花前8—10天和谢花后分别使用奥-力克霉止50ml兑水30斤进行喷雾。:霉止50ml+大蒜油15ml进行全株均匀喷雾,5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6)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灰霉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马铃薯灰霉病是一种马铃薯疾病,受害残花落到叶片上产生的病斑多近圆形,病部产生大量灰霉,病菌越冬场所广泛。 预防:在花前8—10天和谢花后分别使用奥-力克霉止50ml兑水30斤进行喷雾。治疗:霉止50ml+大蒜油15ml进行全株均匀喷雾,5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