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小麦麦叶蜂
小麦虫害防治图谱

小麦麦叶蜂

发布时间:2014/2/18 16:08:31  浏览次数:11953次

小麦麦叶蜂幼虫危害麦叶,由外向内咬食成缺刻,严重时可将麦叶全部吃光,属膜翅目,叶蜂科,分布在我国华东、华北、东北、甘肃、安徽、江苏等省。那么小麦麦叶蜂危害有哪些?小麦麦叶蜂该怎么治?小麦麦叶蜂防治方法有哪些?防治小麦麦叶蜂用什么药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麦麦叶蜂形态特征

成虫体大部黑色略带蓝光,前胸背板、中胸前盾片、翅基片锈红色,翅膜质透明略带黄色,头壳具网状刻纹。小盾片黑色近三角形,有细稀刻点。触角线状9节。卵肾脏形,表面光滑,浅黄色。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体圆筒状,胸部稍粗,腹末稍细,各节具横皱纹。蛹淡黄到棕黑色。

小麦麦叶蜂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20cm左右处结茧越冬。翌年3一4月成虫羽化,交尾后用产卵器沿叶背主脉处锯一裂缝,边锯边产卵,卵粒成串,卵期10天左右,4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入幼虫为害期,4月中旬是幼虫为害盛期。幼虫老熟后人土做土茧越夏,10月化蛹越冬。成虫喜在9一15时活动,飞翔力不强,夜晚或阴天隐蔽在小麦、大麦根际处,成虫寿命2-7天。幼虫共5龄,1一2龄幼虫日夜在麦叶上取食,3龄后畏强光,白天隐蔽在麦株下部或土块下,夜晚出来为害;进入4龄后,食量剧增,幼虫有假死性,遇振动即落地。喜湿冷,忌干热。冬季气温高,土壤水分充足,翌春湿度大温度低,3月雨量少,有利于该虫发生,砂质土壤麦田比黏性土壤麦田受害重。

小麦麦叶蜂防治方法

老熟幼虫在土中时间长,将尚未化蛹的休眠幼虫翻到地面,破坏其化蛹越冬场所,杀死幼虫。如能采取水旱轮作,可得到根治。掌握幼龄幼虫期做好防治,可有效的控制为害。在小麦孕穗期,幼虫1一3龄幼虫期,可以使用下列杀虫剂:80%敌敌畏乳油50ml/亩;50%辛硫磷乳油50ml/亩;40%氧乐果乳油30一40ml/亩;5%氯氰菊酯乳油37ml/亩;1.8%阿维菌素乳油15ml/亩;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一10ml/亩;也可用2.5%敌百虫粉剂或4.5%甲敌粉剂1.5一2.5kg/亩喷粉,或对细干土20一25kg顺麦垄撒施。宜选择在傍晚或上午10时前,可提高防治效果。

小麦麦叶蜂危害、形态特征、防治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小麦麦叶蜂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造成小麦的产量下降。

麦叶蜂以幼虫取食小麦等植物叶片,由叶尖和叶缘开始咬食,将叶片吃成缺刻状,严重时可将麦叶吃光,仅留下主脉。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麦区。 麦茎蜂幼虫钻蛀茎秆,使麦芒及麦颖变黄,干枯失色,严重时整个茎秆被食空,后期全穗变白,茎节变黄或黑色,有的从地表截断,不能结实。老熟幼虫钻入根茎部,从根茎部将茎秆咬断或仅留少量表皮连接,断面整齐,受害小麦很易折倒。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等西北麦区。 农业防治:对...【查看详情】

小麦叶蜂:成虫:雌体长8—9.8毫米,黑色而微有蓝光,前胸背板、中胸前盾板和翅基片锈红色,后胸背面两侧备有一白斑。雄体长8—8.8毫米,体色与雌同。卵:近肾形,长约1.8毫米,淡黄色。幼虫:体圆筒形,共五龄。上唇不对称,左边比右边稍大,胸、腹部各节均有绢纹,末龄幼虫体色灰绿,背面暗蓝,腹部2—8节各有腹足l对,第10节有臀足l对,最末一节背面有一对暗色斑。蛹:体色从淡黄到棕黑。 黄麦叶蜂:成...【查看详情】

麦叶蜂主要以幼虫取食小麦叶片,由叶尖和叶缘开始咬食,将叶片吃成缺刻状,严重时仅留下主脉,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 1、农业防治:在种麦前深耕时,可把土中休眠的幼虫翻出,使其不能正常化蛹,以至死亡,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控制危害。利用其假死性,傍晚人工扑打。 2、药剂防治:麦叶蜂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一般抽穗前后)施药。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5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查看详情】

麦叶蜂在北方麦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20厘米深处越冬,翌年3月气温回升后开始羽化,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主脉旁边的组织中,成串产下。叶面上出现长2厘米,宽l厘米突起。每叶产卵1~2粒或6—7粒。卵期10天。幼虫有假死性,1一2。 麦叶蜂龄期为害叶片,3龄后怕光,白天伏在麦丛中,傍晚后为害,4龄幼虫食量增大,麦叶蜂虫口密度大时,可将麦叶吃光,一般4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5月上中旬老熟幼...【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