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豌豆褐斑病
豌豆病害防治图谱

豌豆褐斑病

发布时间:2016/3/14 9:58:44  浏览次数:12264次

豌豆褐斑病主要为害叶、茎、荚,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班,边缘明显,病斑上有针尖大小的黑点。茎染病,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影响了豌豆的产量,田间多雨潮湿易诱发豌豆褐斑病发生。

豌豆褐斑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豌豆褐斑病

病原中文名:豌豆壳二孢

病原拉丁学名:AscochytapisiLibert异名DiplodiamacrophomoidesCamara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除为害豌豆外,还可侵染蚕豆和菜豆。

主要为害部位:叶、茎、荚

豌豆褐斑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荚。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斑上具针尖大小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茎染病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稍凹陷,向内扩展波及到种子,致种子带菌;种子病斑不明显,湿度大时呈污黄色或灰褐色。中国褐斑病是常发病害,生产上黑斑病、基腐病、褐斑病常混发。

豌豆褐斑病-形态特征

AscochytapisiLibert异名DiplodiamacrophomoidesCamara称豌豆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大小100~180×100~120(um),器壁膜质,孔口圆形,成熟时释放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近圆形,双胞,无色,大小10~14×3~5(um),每个细胞内具1个油点。病菌发育适温15~26℃,33℃,8℃。

豌豆褐斑病-传播途径

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附着在种子上或随同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播种带菌种子,长出幼苗即染病,子叶或幼茎上出现病痕和分生孢子器,产出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潜育期6~8天。

豌豆褐斑病-发病条件

田间15~20℃及多雨潮湿易发病。

早春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大部分是采摘豌豆的嫩夹出售,而豌豆褐斑病每年都侵染危害,影响豌豆嫩夹的外观和品质,造成出售难,现在介绍一下豌豆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豌豆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1、选择高燥地块,合理轮作,选留无病种子,播种前用种子剂加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晾干后播种。 2、合理密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并在生...【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