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韭菜白绢病
韭菜病害防治图谱

韭菜白绢病

发布时间:2016/8/25 9:41:10  浏览次数:8994次

韭菜白绢病:韭菜须根、根状茎及假茎均可受害,根部及根状茎受害后软腐,失去吸收功能,导致地上部萎蔫变黄,逐渐枯死;假茎受害后亦软腐,外叶首先枯黄或从病部脱落,重者整个茎秆软腐倒伏死亡。所有患病部位均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中后期菌丝集结成白色小菌核。在高温潮湿条件下,病株及其周围地表都可见到白色菌丝及菌核。

韭菜白绢病病原形态特征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罗氏阿太菌(Atheliarolfsii(Curzi)Tu.&Kimbrough.),属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膏药菌科真菌。自然条件下很少产生。在生活史中主要靠无性世代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营养菌丝和菌核。生育期中产生的营养菌丝白色,直径5.5~8.5微米,有明显缔状连结,菌丝每节具两个细胞核,在产生菌核之前可产生较纤细的白色菌丝,直径3.0~5.0微米,细胞壁薄,有隔膜,无缔状联结,常3~12条平行排列成束。菌丝细胞壁成纤维状,平均厚度0.1~0.3微米,菌丝前40~200微米处有酸性磷酸水解酵素的活性,大多被包围在各式不同的液泡中或溶素体中,此外可见核、核仁、肉质纲、边体等。菌丝内的隔膜是典型的桶状隔膜,隔膜共5层。

白绢病菌是由3~12条平行排列的菌丝束形成,此时菌丝先长出侧生分支,后再多叉分支,逐渐变成球形,菌丝有互相吸引的物质存在,有认为菌丝在形成菌核苞芽时,菌丝彼此间有一可以互相吸引的物质存在,而苞芽发生后,能否继续发育成菌核,须视菌体自身是否有足够能量而定,在没有特定影响因子时逐渐形成菌核。

白绢病菌分为二大类:A型,菌丝生长较疏,在培养皿边缘处产生较宽的环状菌核带与较多的菌核生成。R型,菌丝生长较厚实,在培养皿边缘处产生较少的菌核。菌核开始是由小群的菌丝集合形成苞芽,有疏松型、末端型、菌丝束型三种形式,由不规则分支而来,且邻近菌丝会有少许的假柔细胞成份。此菌丝的组成开始紧贴,可能也有菌丝融合现象。白绢病菌的菌核在结构上可分为4部分:外层是由暗褐色厚壁细胞形成的厚皮层;里面是壳层,由2~4层厚壁细胞连接排列而成;再里面是皮下层,由6~8层厚壁细胞构成;内层是髓部,由菌丝状长形细胞疏松地组成,充满一些电子密度较高的小颗粒体,可能是贮藏醣类,及一些膜裹住的黑色颗粒体。菌核内各细胞均具两个细胞核。成熟的菌核外皮含可抵抗恶劣环境的黑色素。

白绢病菌以菌核存在于土壤中2.5厘米处,2.5厘米以下发芽率明显减少,在土中7厘米处几乎不发芽。

韭菜白绢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气温回升后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菌丝,从地下须根、根状茎或假茎的地表处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四周扩展,借雨水、灌溉水、施肥等传播蔓延。新种植区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种子中混入的小菌核,老种植区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土中菌核。在四川韭菜白绢病6—10月均可发病,尤以6~8月大雨后的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韭菜白绢病病毒侵染循环

1.越冬 病原以菌核在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气温回升后在适宜条件下产生菌丝,从地下须根、根状茎或假茎的地表处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再向四周扩展,借雨水、灌溉水、施肥等传播蔓延。新种植区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种子中混入的小菌核,老种植区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土中菌核。

2.发生时期 韭菜白绢病3~10月均可发病,尤以6~8月大雨后的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韭菜白绢病是由种子带菌传播的一种真菌病害,在6~8月大雨后的高湿条件下发病重,是严重影响韭菜生产的一大病害,那么韭菜白绢病如何防治?韭菜白绢病防治技巧有哪些呢? 韭菜白绢病如何防治?韭菜白绢病防治技巧 (1)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避免粪肥带菌。 (2)播种前将种籽过筛,尽量除去小菌核;田间部分植株开始发病时,要连根拔除病株销毁,甚至可将病株穴内的土壤取出韭菜地...【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