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草莓白粉病
草莓病害防治图谱

草莓白粉病

发布时间:2016/9/6 9:53:50  浏览次数:6918次

草莓白粉病英文名(Strawberrypowderymildew)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草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草莓白粉病危害症状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草莓白粉病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属的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aphanis侵染所致。病原菌是专性寄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残体中越冬和越夏,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通过带菌的草莓苗等繁殖体进行中远距离传播。环境适宜时,病菌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蔓延,以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经潜育后表现病斑,7天左右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加重危害[1].

病菌侵染的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80%以上,但雨水对白粉病有抑制作用,孢子在水滴中不能萌发;低于5℃和高于35℃均不利于发病。常年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地草莓的发病盛期在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与10下旬至12月。草莓发病敏感生育期为座果期至采收后期,发病潜育期为5~10天。

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发病早,危害时间长,受害重。栽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长势弱等,易导致白粉病的加重发生。草莓生长期间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发病加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

草莓白粉病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发病与温、湿度关系: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如果在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致使该病暴发成灾。发病与栽培管理的关系: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前者始病期多在10月中旬,后者在11月中旬才出现发病中心。施肥与病害关系密切,偏施氮肥,草莓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如适期、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的则发病较轻。

草莓作为一种广受喜爱的水果,其栽培与管理对于果农而言至关重要。然而,在草莓的种植过程中,草莓白粉病常常成为果农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这种病害不仅影响草莓的产量,还可能导致品质下降,对经济效益造成不小的损失。因此,了解草莓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并掌握其防治技巧,对于草莓的健康生长和果农的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草莓白粉病发病规律:草莓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发病规律与气候条件、草莓品种及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一...【查看详情】

草莓,一种小巧玲珑、鲜美多汁的水果,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备受喜爱。然而,草莓种植过程中常常遭遇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白粉病便是一种常见且影响严重的病害。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草莓白粉病的防治策略与综合管理,以期为草莓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草莓白粉病的识别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叶柄、花器和果实。初期,叶片背面会出现薄薄的一层白色菌丝,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正面也会逐渐出现白...【查看详情】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苗期染病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移植后不易成活;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导致成品率下降。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迅速发展,蔓延成灾,损失严重。因此做好草莓白粉病防治工作很重要! 草莓白粉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应用农业防治,安全使用药剂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草莓白粉病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a选择抗病品种;b合理控制氮肥用量,...【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