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燕麦叶斑病
燕麦病害防治图谱

燕麦叶斑病

发布时间:2017/6/28 9:07:05  浏览次数:3110次

燕麦叶斑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燕麦叶斑病别名:条纹叶枯病

病原中文名:燕麦德氏霉,有性态称燕麦核腔菌

病原拉丁学名:Drechsleraavenae(Eidam)Shoemaker=Helminthosporiumavenae(Eidam)有性态为PyrenophoraavenaeEidamItoetKurib.有性态为PyrenophoraavenaeEidamItoetKurib.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燕麦

主要为害部位: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

地理分布:分布在中国各燕麦产区。

燕麦叶斑病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状,灰绿色,大小1~2×0.5~1.2(mm),后渐变为浅褐色至红褐色,边缘紫色。病斑四周有一圈较宽的黄色晕圈,后期病斑继续扩展达7~[1]25×2~4(mm)系不规则形条斑。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从叶尖向下干枯。在中国南方燕麦区,该病常与锈病混合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

燕麦叶斑病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1~4根,单生或丛生,具3~8个隔膜,大小65~210×8~12(μm);分生孢子圆柱状,两端圆,浅黄褐色,具3~9个横隔膜,脐明显内凹,大小65~130×15~20(μm)。子囊座烧瓶状,埋生在表皮下,外壁常附生分生孢子梗。子囊棍棒状,大小250~400×35~45(μm),内含2~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圆形,具3~6个横隔膜,1~4个纵隔膜,浅黄褐色,大小45~70×15~25(μm))。

燕麦叶斑病传播途径

云南、贵州一带病菌以孢子囊、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上或病种子上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从幼嫩组织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燕麦叶斑病发病条件

土温低、湿度高,苗期易发病,生长期天气潮湿发病重。

燕麦是很有营养价值的一种补品,尤其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但是很少人知道燕麦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遭到叶斑病的干扰,影响燕麦的营养成分。那么如何防治燕麦叶斑病? 如何防治燕麦叶斑病? 燕麦叶斑病在土温低、湿度高,苗期易发病,生长期天气潮湿发病重,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要做好预防工作。 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