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茶白星病
茶树病害防治图谱

茶白星病

发布时间:2017/11/25 9:03:55  浏览次数:6120次

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

茶白星病症状

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一2mm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湿度大时,病部散生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达几十个至数百个,有的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导致叶片变形或卷曲。叶脉染病叶片扭曲或畸形。嫩茎染病病斑暗褐色,后成灰白色,病部亦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问长度明显短缩,百芽重减少,对夹叶增多。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

茶白星病病原

PhyllostictatheaefoliaHara称茶叶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大小32—80×32—80(um),暗褐色,顶端具乳头状孔口,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形,单胞无色,大小3—5×2—3(um)。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长出白色菌丝,后变为黑色,上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实体。菌丝生长温限2—25℃,适温为18—25℃,高于28℃则生长停止。光照利于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茶白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病茎中越冬。翌春茶树初展期,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在湿度适宜时侵染幼嫩茎叶,经1—3天潜育,开始形成新病斑,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气温16—24℃,相对湿度高于80%易发病。气温高于25℃则不利其发病。每年主要在春、秋两季发病,5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高山茶园或缺肥贫瘠茶园、偏施过施氮肥易发病,采摘过度、茶树衰弱的发病重。

茶白星病在我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高山茶园发生较重,而平地茶园发生较轻。那么如何防治茶白星病? 如何防治茶白星病? (1)分批采茶、及时采茶可减少该病侵染,减轻发病。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复混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于3月底-4月上旬春茶初展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