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番茄褐斑病
番茄病害防治图谱

番茄褐斑病

发布时间:2014/3/14 15:24:06  浏览次数:16463次

番茄褐斑病病害主要危害作物的果实,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应及时用药剂进行控制病害。

番茄褐斑病症状:

叶上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1-10mm,灰褐色,周缘明显,中间凹陷变薄,有光亮,叶片背面尤为显著。大病斑有时呈现轮纹。高温高湿时,有灰黄色至黑褐色的霉。叶柄、果梗和茎受害,病斑凹陷,灰褐色,大小不等,呈长条状,潮湿时病部均可长出黑霉。果实发病,形成不正形小病斑,呈水浸状,光滑,扩大后形成深褐色的硬疤,大的病斑直径可达3cm,病部生暗褐色霉状物。

番茄褐斑病病原:

菌丝无色,或黄褐色至褐色。分生孢子梗细长,丛生,淡褐色,梗基部数节略膨大。分生孢子长圆筒形或棍棒形,淡黄褐色,孢子有隔膜0-20个,大小56.9-134.9um×4.6-11.4um。

番茄褐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菌源多和气候、栽培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1、气候条件:病菌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高温高湿,特别是高温多雨季节病害易流行。

2、栽培条件:菜地潮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肥料不足、密度大,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

番茄褐斑病防治方法:

防治番茄褐斑病应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如粤农2号和早雀钻及杂交一代比较抗病。

2.轮作: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作物轮作2-3年。

3.加强田间管理:挖好排水沟,高畦或高垄栽培,防止畦面积水。适当稀植,改善田间通透性。采用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病叶,收获结束后病残体并烧毁,或集中堆制沤肥。

4.药剂防治:可选用0.5:0.5:100倍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50%混杀硫(甲基硫菌灵异硫碘复配)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一般每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3-4次。

番茄褐斑病病害应根据病害的程度进行用药控制,可防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番茄褐斑病应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如粤农2号和早雀钻及杂交一代比较抗病。 2.轮作: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作物轮作2-3年。 3.加强田间管理:挖好排水沟,高畦或高垄栽培,防止畦面积水。适当稀植,改善田间通透性。采用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收获结束...【查看详情】

番茄褐斑病病害应加强作物间的管理,及时对病害进行控制,可防止病害的蔓延。 在菌源多和气候、栽培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1、气候条件:病菌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高温高湿,特别是高温多雨季节病害易流行。 2、栽培条件:菜地潮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肥料不足、密度大,长势弱的地块发病重。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查看详情】

番茄褐斑病病害主要危害导致作物霉层,影响作物后期的生长,农业人员应及时控制病害。 菌丝无色,或黄褐色至褐色。分生孢子梗细长,丛生,淡褐色,梗基部数节略膨大。分生孢子长圆筒形或棍棒形,淡黄褐色,孢子有隔膜0-20个,大小56.9-134.9um×4.6-11.4um。 AscochytalycopersiciBrun.称番茄壳二孢菌,属真菌界、半知菌类(无性菌类)、腔孢纲、球壳...【查看详情】

番茄褐斑病病害导致作物出现不规则形状,病害后期作物出现霉状物,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 叶上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1-10mm,灰褐色,周缘明显,中间凹陷变薄,有光亮,叶片背面尤为显著。大病斑有时呈现轮纹。高温高湿时,有灰黄色至黑褐色的霉。 番茄褐斑病叶柄、果梗和茎受害,病斑凹陷,灰褐色,大小不等,呈长条状,潮湿时病部均可长出黑霉。果实发病,形成不正形小病斑,呈水浸状,光滑,扩...【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