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水稻矮缩病图片、症状、危害、怎么治、防治方法、用什么药

水稻矮缩病图片、症状、危害、怎么治、防治方法、用什么药

发布时间:2018-9-30   阅读量:15752   信息分类:热点话题
>导语

水稻矮缩病,主要分布在南方稻区。又称水稻普通矮缩病、普矮、青矮等。下面重点介绍水稻矮缩病图片、水稻矮缩病症状、水稻矮缩病危害、水稻矮缩病怎么治、水稻

1

水稻矮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

水稻矮缩病是很多农民朋友比较头疼问题,那么您知道水稻矮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关于水稻矮缩病的症状与防治。

一、水稻矮缩病的识别

【发生及危害】自大面积种植矮秆水稻品种以来,在长江以南大部分省份水稻矮缩病发生与危害逐渐加重。双季稻区晚稻发生较重。我乡部分村组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症状识别】此病又称普通矮缩病。病株矮缩僵硬,严重矮化,色深绿,分蘖增多。发病初期,在新叶叶脉上发生黄绿色或黄白色小点,小点沿叶脉形成虚线状条斑。水稻幼苗期受侵染的,分蘖少,移栽后多枯死。分蘖前发病的不能抽穗结实。后期发病的虽能抽穗,但结实不良,多瘪谷,根系发育不良。稻株易感期为苗期至分蘖期。

阅读全文>
2

如何识别和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南方是主产水稻的地区,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很高,那么我们该如何识别和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呢?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南方稻区发生的水稻病毒病,具有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防控难度大、危害损失重等特点,水稻、玉米苗期染病将基本失收。2Oll年经过综合防控,涟源巿共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约O.85万亩,其中中稻发生面积为O.65万亩,晚稻发生面积为O.l6万亩,玉米等其他作物发生面积为O.O4万亩。共损失稻谷25.93吨,其中最严重丘块损失率不超过3%。

一、识别:

l、典型症状

(l)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

阅读全文>
3

有效水稻矮缩病,丰产高质并不难

在我国南方,水稻经常出现黑条矮缩病,很多农民将其称为“矮子禾”,最近几年,矮子禾是最新出现的一个病毒性病害,它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蔓延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对水稻的危害损失也是非常大、控制起来比较难的特征。多年来,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关部门对防控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做了不少实验,根据经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防控该病害。

第一、选择品质好的品种。可按照本地的具体情况,选用在近几年来产生此病害普遍轻微的品种。

第二、多栽培以及对秧田选择。在每年的4月25日到5月10日,让7叶期前感染病害敏感期和传毒飞虱的迁飞或者发生高峰的时间错开。选择最近几年产生病害比较轻微、土壤肥力好、排灌简单的农田做秧田,并且需要及时的将周边的杂草铲除干净,破坏飞虱进行生息繁衍的环境,降低传毒飞虱的数量。

第三、使用药剂进行浸泡种子。浸种的浓度是百分之十的吡虫啉300-500倍液或者是含量比较高吡虫啉根据相应的浓度来稀释进行浸泡种子大约6小时到12小时左右,然后使用清水将其洗净,最后根据常规的办法进行浸种催芽。

第四、在作物的秧苗期治虱防止矮小。需要按照田间稻飞虱虫情观察情况,合适的时间进行治愈。通过上述药剂搅拌种子以及浸泡种子处理的,在移栽秧苗之后需要施用一次“送嫁药”;没有拌种或者浸泡种子的需要施用农药2到3次,也就是在秧苗二叶一心的时候用药1次,每间隔7天到10天进行喷洒第2次药,在移栽之后的3天到5天时喷洒第3次药,在用药时也必须将秧田周围的杂草一起喷药,注意在下雨之后需要及时的检查秧田,观察白背飞虱的迁入量,若是量不叫多需要立即去进行补治。

阅读全文>
4

水稻矮缩病怎么防治?水稻矮缩病防治方法【图】

2017年又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寒地水稻一年一度的病害预防时期已经到来,有部分种植户在病害预防上存在侥幸心理、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如果天气形势稍有不利,加之防病不到位,可能有爆发性病害发生,将会造成大面积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那么,水稻矮缩病怎么防治?水稻矮缩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水稻矮缩病简介

水稻矮缩病,俗称矮古禾,是水稻病毒病的总称。可分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水稻草丛状矮缩病、水稻黄矮病、水稻瘤矮病、水稻黄矮病等类型。其症状表现为植株矮缩,分蘖多,倒生根,叶片僵直,根系黄褐色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不抽穗或抽穗包茎,穗小,颖花扭曲,结实少。严重的状态下,连片矮缩,造成减产。它主要是由带毒的叶蝉、稻飞虱传播造成的。

阅读全文>
5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稻矮缩病的情况及防治方法

对于水稻来说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我们每天所吃的米饭,它是我们的主食物。所以,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水稻矮缩病的情况和防治方法。

症状主要分布在南方稻区。又称水稻普通矮缩病、普矮、青矮等。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病叶症状表现为两种类型。白点型在叶片上或叶鞘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虚线状黄白色点条斑,以基部最明显。始病叶以上新叶都出现点条,以下老叶一般不出现。扭曲型在光照不足情况下,心叶抽出呈扭曲状,随心叶伸展,叶片边缘出现波状缺刻,色泽淡黄。孕穗期发病,多在剑叶叶片和叶鞘上出现白色点条,穗颈缩短,形成包颈或半包颈穗。

病原Ricedwarfvirus简称RDV,称水稻矮缩病毒,属植物呼肠弧病毒组病毒。病毒粒体为球状多面体,等径对称,大小75nm,粒体内含有双链核糖核酸。病毒钝化温度40-45℃,稀释限点1000-100000倍,体外存活期48小时。颊毒粒体多集中在病叶的褪绿部分。在白色斑点的叶部细胞内,含有近球形内含空胞的X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毒可由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传播。以黑尾叶蝉为主。带菌叶蝉能终身传毒,可经卵传染。黑尾叶蝉在病稻上吸汗最短获毒时间分钟。获毒后需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循回期20℃时为17天,29.2℃为12.4天。水稻感病后经一段潜育期显症,苗期气温22.6℃,潜育期11-24天,28℃为6-13,苗期至分蘖期感病的潜育期短,以后随龄期增长而延长。病毒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黑尾叶蝉在看麦娘上以若虫形态越冬,翌春羽化迁回稻田为害,早稻收割后,迁至晚稻上为害,晚稻收获后,迁至看麦娘、冬稻等38种禾本科植物上越冬。带毒虫量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子。水稻在分蘖期前较易感病。冬春暖、伏秋旱利于发病。稻苗嫩,虫源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国际26等。(2)要成片种植,防止叶蝉在早、晚稻和不同熟性品种上传毒。早稻早收,避免虫源迁入晚稻。收割时要背向晚稻。(3)加强管理,促进稻苗早发,提高抗病能力。(4)推广化学除草,消灭看麦娘等杂草,压低越冬虫源。(5)治虫防病。及时防治在稻田繁殖的第一代若虫,并要抓住黑尾叶蝉迁飞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的高峰期,把虫源消灭在传毒之前。可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每667m225g或35%速虱净乳油100ml、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50L喷洒,隔3-5天1次,连防1-3次。

阅读全文>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火爆农化招商网客户服务中心

  • 火爆客服:18530968070(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