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抵制农资市场“潜规则”让农民不再揪心

http://www.1988.TV/ 2016/2/4 12:49:20 浏览次数:804
欧凯农资市场讯:严惩坑农就是护农,建立农资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才能让合法经销者安心经营,让农民不再揪心。

欧凯农资市场讯:严惩坑农就是护农,建立农资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才能让合法经销者安心经营,让农民不再揪心。

今年秋收时节,别人家一片丰收的场景,但农民杜玉林却愁眉紧锁。他说:“今年别人家的玉米还黑得油绿,我家的早就枯黄了,一垧地怎么也要差2000斤。”钱没少花,工夫没少下,“问题肯定出在肥料上,养分不够,脱肥了。”

提起农资,让老杜揪心。这几年镇里、村里开了20多家农资店,种子不纯,化肥没劲,买农资贵贱没个准,一旦遇上假种子、假肥料,一耽误就是一年的收成。

农民犯愁,企业也无奈。一位生产化肥的央企负责人坦言,“偷养分”成了市场的“潜规则”。拿复合肥来说,“偷”一个含量的氮每吨省50元,“偷”一个含量的钾省80元,一些企业标明45%的养分含量,实际不足40%,有的甚至直接贴牌仿冒造假。这样“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加剧了行业产能过剩,让正规厂商步履艰难。集中整治、联合行动,如今农资打假力度不小。今年上半年,查获假劣农资7000余吨,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年年打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怎么就管不住那些黑心商人?

根源是农资市场五花八门的潜规则:经销商违法被罚,生产企业给“补偿”,处罚数额远赶不上违法所得;个别企业贴牌生产“只收钱不监管”,让一些不法商人钻了空子;驻场监督形同虚设,出了事情交钱摆平……违法成本低、治标难治本,往往是打假声势大时,假农资“躲”一阵子,风头一过,又慢慢地“冒”出来;刚打完旧“假”,新“假”又冒出来,制假售假屡禁不绝。

“潜规则”之所以流行,原因是管理不到位。一种农资多头管理,质监部门管生产,却不管虚假标注;工商部门管流通和虚假标注,却进不了企业的大门;农业部门缺乏执法手段,从而产生监管“空当”。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充当起假劣农资“保护伞”,让黑心商人肆无忌惮。

管住假劣农资,要坚决对市场“潜规则”说不。相关部门应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哪个环节出问题严格追究责任,让护假者现出原形,让制假售假者无处藏身。源头治理是根本,要把住生产质量关,不能等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再去追查,应出台新型产品相关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实行质量“驻厂监管”制度,对产品批次质量责任追究。销售环节应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农资销售的进入门槛,不能“千家万户搞经销”,探索连锁经营模式,进入市场的农资产品要实施可追溯制度。

严惩坑农行为就是护农。建立农资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才能让合法经销者安心经营,让农民不再揪心,让我们早日还农民一个放心的农资市场。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信息分类:农化招商网 编辑:小郭
微信扫一扫,关注1988.TV官方微信看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