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以中储粮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大量采购美国大豆引发市场关注。
11月7日,中国采购美国大豆创下至少三个月以来的单日购买量,当天中国企业购买了约10船大豆,约60万吨,将于今年12月至明年3月从墨西哥湾沿岸和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出口码头装运发货。

与此同时,中储粮集团所属油脂公司在进博会期间与路易达孚、邦吉、先正达集团等供应商现场签约采购进口大豆1200万吨,总量较去年增长20%,是该公司连续第六年通过进博会签约采购,签约采购的大豆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
针对近日中国企业大量采购美国大豆这一热点问题,刘锦认为,在当前美国大豆集中上市时节,这是一种较为正常的市场采购行为,按当前采购美国大豆的榨利来推算,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获利空间。此外,由于国内需求旺盛,中国企业从国际市场采购大豆具有较强的刚性和连续性。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农业部等机构积极参加进博会说明中美两国经贸往来复苏可期,预计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节奏将对未来国际大豆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当前的国际市场大豆及大连豆粕价格走势,除受到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情况影响以外,南美天气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厄尔尼诺带来南美典型的北旱南涝天气,这令巴西中西部及北部产区干旱、南部过湿,对其大豆播种进度形成不利影响,在推迟巴西豆上市节奏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巴西大豆单产的担忧。进入11月,阿根廷大豆陆续开始播种,而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达菲、科尔多瓦等主产省土壤墒情仍有待提升,也需要降雨的进一步增强。在天气市炒作初见端倪的背景下,市场人士预计未来数月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易涨难跌,或将以高位运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