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大麦黏虫 -> 大麦黏虫的特征和大麦黏虫的防治!
大麦虫害防治图谱

大麦黏虫的特征和大麦黏虫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8/12/27 9:36:47  浏览次数:1779次  文章来源:大麦黏虫

大麦黏虫(oriental armyworm),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

大麦黏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色淡黄,前翅中央近边缘处有两个淡黄色的斑纹,翅中央有一小白点,其两边各有一小黑点;前翅顶端有一黑纹,从顶角向后缘斜伸。幼虫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身上五有条纵纹,所以又叫五色虫。

大麦黏虫危害特征:

黏虫卵孵化成幼虫,需8~10天;***次蜕皮需6~7天;第2次至第5次蜕皮,依次各需3天左右,第6次蜕皮需6~7天。黏虫每蜕一皮,个头长大,食量随之增大。3龄前的黏虫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为害重时可将叶、茎吃光、咬断穗部,造成严重减产。

大麦黏虫带来灾害:

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黏虫害虫在山西省暴发。此次黏虫危害,从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吕梁等地尤为严重。山西省植保总站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黏虫发生面积达570多万亩,是20年来***严重的一次。山西山西省再度动用飞机灭虫。黏虫危害已基本得到控制。2012年8月,国内华北、东北地区暴发黏虫灾害。大量黏虫羽化成黏虫蛾后,飞回南方产卵越冬,由此造成黏虫基数比较高。2013年5月至6月,黏虫幼虫在江苏、江西、山东等地羽化成黏虫蛾,向北方飞迁,进入山西省产卵孵化,产出黏虫幼虫,这次危害山西省农作物的是当年生第二代黏虫。2013年5月以来,山西省北中部降雨较多,适合黏虫孵化发育,***终暴发黏虫灾害。上世纪大同地区暴发蝗虫灾害。为控制虫害,经省有关部门协调,空军某部调来一架飞机,实施空中洒药作业,及时控制了虫灾,收到良好效果。

大麦黏虫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指标:粘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的动态指标为一类麦田25头/平方米,二类麦田15米/平方米。目前药剂防治效果好的有20%除虫脲1号,667平方米用量8-10克或25%灭幼脲3号20-30克,对水80-100千克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持效期长达20天,对瓢虫、食蚜蝇、蚜茧蜂和草蛉等多种天敌均无明显杀伤作用。另外,0.04%二氯苯醚菊酯粉剂,每667平方米1.5-2千克防效在90%以上,对天敌的杀伤力小于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