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葡萄根瘤蚜
葡萄虫害防治图谱

葡萄根瘤蚜

发布时间:2017/6/16 8:53:41  浏览次数:10570次

葡萄根瘤蚜拉丁文名:Viteusvitifoliae英文名:grapephylloxera同翅目(Homoptera)的一种黄绿色小昆虫,学名为Phylloxeravitifoliae。严重危害欧洲和美国西部的葡萄,吮吸葡萄的汁液,在叶上形成虫瘿,在根上形成小瘤,终植株腐烂。

根瘤蚜的一生分为无翅阶段和有翅阶段,前者行孤雌生殖;後者产雌、雄蚜,交配后雌蚜产卵,以卵越冬。葡萄根瘤蚜於19世纪中期从美国东部传到欧洲,在25年内几乎摧毁了法、义、德的葡萄和酿酒业。只有把欧洲葡萄嫁接在美国土生抗蚜品种上才免遭毁灭。也可用杂交法和熏蒸剂来防治。

葡萄根瘤蚜简介

主要异名有phylloxeravas-tarix。原产美国,现已传到世界各地。中国仅见于山东、辽宁和陕西的局部地区。是葡萄的大害虫,为国际检疫害虫之一。被害须根和侧根肿胀,成为根瘤或胀瘤,不久即变色腐烂,使植株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无翅孤雌蚜体长1.1毫米。活体鲜黄至污黄色。体表有鳞纹,背面每节有一横行深色瘤状突起(见图)。触角3节,甚短。喙粗长达后足基节,末节为后跗节Ⅱ的2.2倍。足粗短,胫节短于股节,不善活动。无腹管。有翅孤雌蚜触角3节,第3节有两个纵长环状感觉圈。前翅翅痣大,只有3斜脉,后翅缺斜脉。静止时翅平置于背面。雌、雄性蚜无翅,喙退化,跗节1节。

寄主为葡萄。在美洲,被害葡萄的叶上常形成虫瘿。以若虫在根部越冬。每年可孤雌卵生5~8代。仲夏和秋季发生有翅蚜,迁移到茎叶上产大型雌卵和小型雄卵,孵化后发育成熟,雌与雄交配,每雌可产1卵于茎或根上越冬,在特定葡萄品种上,越冬后可孵化成活。此蚜适于生存在砂土地上,可随苗木、接穗和插条传播。

葡萄根瘤蚜传播史

葡萄根瘤蚜属同翅目,瘤蚜科,是一种毁灭性害虫。1854年发现于美洲,在纽约、德克萨斯等地的野生美洲葡萄上广泛存在。1863年首先在英国温室中栽培的葡萄上发现了根瘤蚜(叶瘿型),1865年在法国南方Gard地区也发现了根瘤蚜,1868年并给予了正式命名。至1884年,被毁灭的葡萄园达到100万亩hm2。遭受侵染的66.45hm2,到1900年根瘤蚜侵染遍布法国,仅产业损失就高达5000亿法郎。

葡萄根瘤蚜是中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害虫。目前根瘤蚜广泛分布于6大洲约4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在山东烟台、辽宁盖县、陕西杨陵、甘肃、云南、台湾等地有记录发生,但由于当时葡萄产业不发达,面积小,容易毒杀,加之地理隔离以及较少认为传播,逐渐于20世纪50年代灭绝,因此长期以来我国葡萄品种可以自根扦插繁殖。但自2005年6月,上海嘉定马陆镇葡萄园首次发现葡萄根瘤蚜,其后陆续在南方多个地区以及陕西等地发现葡萄根瘤蚜。危害品种涉及欧美杂交种巨峰系品种和我国特有资源刺葡萄。如果防治不力,葡萄根瘤蚜的蔓延将无法遏制,中国将不得不进入抗性砧木嫁接栽培时代。

葡萄根瘤蚜在欧洲种葡萄上只危害根部,而在美洲种葡萄和野生葡萄上根系和叶片都可被害。被侵染的葡萄叶片在叶背面形成大量的红黄色虫瘿,阻碍叶片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新根被刺吸为害后发生肿胀,形成菱形或鸟头状根瘤。粗根被侵害后形成节结状的肿瘤,蚜虫多在肿瘤缝隙处。根瘤蚜不但直接危害根系,削弱根系的吸收、输送水分和营养功能,而且刺吸后的伤口为病原菌微生物的繁衍和侵入提供了条件,导致被害根系进一步腐烂、死亡,从而严重破坏根系对水和养分的吸收、运输,逐步造成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终毁灭葡萄园。

根瘤蚜的繁殖能力极强,生存繁殖世代受生态条件的影响。土壤温度24-26℃为根瘤蚜生存繁殖的适温度,根瘤蚜在冷凉地区1年可繁殖4-5代,在温暖地区则7-9代。夏季温度达到30℃的地区1个月1代,不同土层温度的递降也影响到发展的代数,在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阿纳普地区,50cm以上的表层土壤中根瘤蚜1个夏季可发生5-6代,1-2m深的土壤中2-3代。根瘤蚜虫卵对温度的耐受性极强,用温度低于42℃的水浸泡没有伤害,而当水温超过45℃时浸泡5min,卵则全部死亡。同样,-11~-12℃的冬季低温对根瘤蚜也没有伤害。此外,根瘤蚜在葡萄园淹水条件下仍能保持一定的存活率,在法国、格鲁吉亚、外高加索一些葡萄园曾采用全园淹水的办法,也不能完全消灭根瘤蚜。

葡萄根瘤蚜形态特征

成蚜

葡萄根瘤蚜有根瘤型、有翅型、有性型、干母及叶瘿型;体均小而软;触角3节;腹管退化;不论传播和危害均以根瘤型为主。根瘤型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体长1.2~1.5毫米,鲜黄色至污黄色,头部色深;足和触角黑褐色;触角粗短,全长0.16毫米,约为体长的十分之一。体背各节有许多黑色瘤状突起,各突起上各生1根毛。有翅孤雌蚜体长椭圆形,长约o.9毫米,先淡黄色,后转橙黄色,中后胸红褐色;触角及足黑褐色;触角3节,第三节上有2个椭圆形感觉圈。前翅翅痣很大,只有3根斜脉,后翅无斜脉。

葡萄根瘤蚜的卵有越冬卵、干母产的卵、干雌产的卵、叶瘿型雌虫产的卵、根瘤型雌虫产的卵、产生有翅型蚜虫的卵、两性卵等类型,但形态上可以分为3个类型:越冬卵为性蚜交配后产的卵,比孤雌生殖的卵小,长约0.27mm,宽约0.11mm,呈橄榄绿色。孤雌生殖的卵包括干母成熟后产的卵(发育为干雌)、干雌产的卵(孵化后可以在叶瘿内、也可以在根系上形成根瘤型)、叶瘿型雌蚜虫产的卵、根瘤型雌蚜虫产的卵和产生有翅蚜的卵。几种卵的大小基本一样:长约0.3mm,宽约0.15mm,初产时淡黄至黄绿色,后渐变为暗黄绿色。不过,叶瘿型的卵比根瘤型的卵壳较薄而且亮。两性卵为有翅蚜产下的大小两种卵,初产时为黄色,后呈暗黄色,大的为雌卵,长约0.35~0.5mm,宽约0.15~0.18mm,小的为雄卵,长约0.28mm,宽约0.14mm。

干母

越冬卵孵化后叫干母,只能在叶片上形成虫瘿。成熟后无翅,孤雌卵生,产的卵孵化后叫干雌。干母产的卵,孵化后的若虫与叶瘿型若虫相似;成虫与叶瘿型无翅成蚜一致。

叶瘿型蚜虫

卵长约0.3mm,宽约0.15mm,初产时淡黄至黄绿色,后渐变为暗黄绿色。不过,叶瘿型的卵比根瘤型的卵壳较薄而有亮。在叶瘿内孵化的卵发育为若虫,与根瘤型类似,但体色比较浅。叶瘿型无翅成蚜体近于圆形,无翅,无腹管,体长0.9~1.Omm,与根瘤型无翅成蚜很相似,但个体较小,体背面各节无黑色瘤状突起,在各胸节腹面内侧有1对小型肉质突起;胸、腹各节两侧气门明显;触角末端有刺毛5根。

根瘤型蚜虫

卵长约0.3mm,宽约0.15mm,初产时淡黄至黄绿色,后渐变为暗黄绿色。若虫共4龄。1龄若虫椭圆形,淡黄色;头、胸部大,腹部小;复眼红色;触角3节直达腹末,端部有一感觉圈;2龄后体型变圆,眼、触角、喙及足分别与各型成虫相似。无翅成蚜体呈卵圆形,长1.15~1.50mm,宽0.75~0.9mm,淡黄色或黄褐色,无翅,无腹管;体背各节具灰黑色瘤,头部4个,各胸节6个,各腹节4个;胸、腹各节背面各具1横形深色大瘤状突起;在黑色瘤状突起上着生1~2根刺毛;复眼由3个小眼组成;触角3节,1、2节等长,第3节长,其端部有1个圆形或椭圆形感觉器圈,末端有刺毛3根(个别的具4根)。

有翅蚜(有翅产性蚜,性母)

卵为根瘤型雌虫产的卵,与根瘤型的卵没有区别。初龄若虫同根瘤型的初龄若虫一样,但2龄开始有区别。2龄时体较狭长,体背黑色瘤状突起明显,触角和胸足黑褐色;3龄时,胸部体侧有黑褐色翅芽,身体中部稍凹人,胸节腹面内侧各有1对肉质小突起,腹部膨大。若虫成熟时,胸部呈淡黄色半透明状。成虫体呈长椭圆形,长约0.90mm,宽约0.45mm;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单眼3个;翅2对,前宽后窄,静止时平叠于体背(不同于一般有翅蚜的翅呈屋脊状覆于体背);触角第3节有感觉器圈2个,1个在基部近圆形,另1个在端部长椭圆形;前翅翅痣长形,有中脉、肘脉和臀脉3根斜脉,后翅仅有1根脉(径分脉)。

性蚜

有翅蚜产下的大小两种卵是有性卵,初产时为黄色,后呈暗黄色;大的为雌卵,长约0.35~0.5mm,宽约0.15~0.18mm;小的为雄卵,长约0.28mm,宽约0.14mm。有性蚜的若虫阶段是在卵内完成的,孵化后直接是成虫。雌成蚜体长0.38mm,宽0.16mm,无口器和翅,黄褐色,复眼由3个小眼组成;雄成蚜体长0.31mir,宽0.13mm,无口器和翅,黄褐色,复眼由3个小眼组成外生殖器孔头状,突出于腹部末端。雌雄性蚜交配后产越冬卵。

葡萄根瘤蚜传播途径

此虫有5种传播方式:(1)通过苗木、种条,远距离传播(随带根的葡萄苗木调运传播在完整生活史的地区,枝条往往附着越冬卵,随种条调运传播);(2)此虫通过爬出地面,再通过缝隙传染给临近植株;(3)有翅蚜和叶瘿,随风传播;(4)通过水,随水流传播;(5)带根瘤蚜的物体(如土壤等),通过运输工具、车辆、包装传播。

葡萄根瘤蚜检测方法

苗木产地检验

包括地上部检验和根系检验。地上部的检验,应包括春季检查叶片上是否有虫瘿(历史上没有报道我国的葡萄根瘤蚜能形成虫瘿,所以此项检测暂时可以省略)、根系检查。

根系检查:可在收获前1个月至整个收获季节(一般6月中旬至9月,是的取样时间)取样。以出现衰弱信号时的植株(单个或一片)为主,结合其他取样方法(例如五点取样)取样,以植株周围半径为1m以内,深度为10~875px的根系与根系周围的土壤;样品中以须根为主,应包括直径为50px左右的粗根和500~1000g的土壤。

检测根系是否有受害的典型症状:须根菱形(或鸟头状)根瘤、根部根瘤等;放大镜或解剖镜检查根部,是否有各虫态的蚜虫;土壤用水泡,检测水中漂浮物是否有蚜虫。发现可疑物需要进一步检验时,可以制成玻片。

苗木(种条)的检验

苗木或种条,按一定比例抽样;检查时,要注意苗木上的叶片是否有虫瘿、枝条上是否有虫卵、根部(尤其须根)有无根瘤,根部的皮缝和其他缝隙有无虫卵、若虫等。

葡萄根瘤蚜危害特点

以成、若虫刺吸叶、根的汁液,分叶瘿型和根瘤型两种。欧洲系统葡萄上只有根瘤型,美洲系统葡萄上两种都有。

叶瘿型:被害叶向叶背凸起成囊状,虫在瘿内吸食,繁殖,重者叶片畸形萎缩,生育不良甚至枯死。

根瘤型:粗根被害形成瘿瘤,后瘿瘤变褐腐烂,皮层开裂,须根被害形成菱角形根瘤。

葡萄根瘤蚜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已经传至各大洲。1892年张裕葡萄酒厂在烟台东山建葡萄园,1895年从法国引入葡萄苗时被引入。经长期控制,90年代仅在烟台西葡萄山上有零星发生。在有完整生活史的地区,枝条往往附着越冬卵,如用此种枝条做插条就可传播。也可以随装葡萄的箱和耕作工具传播。对葡萄属植物有较大危害。

葡萄根瘤蚜发生规律

主要以1龄若虫和少量卵在二年生以上粗根分叉或根上缝隙处越冬。翌春4月越冬若虫开始危害粗根,经4次脱皮后变成无翅雌蚜,7~8月产卵,幼虫孵化后危害根系,形成根瘤。根瘤蚜主要以孤雌生殖方式繁殖,只在秋末才行两性生殖,雌、雄交尾后越冬产卵。该害虫远程传播主要随苗木的调运。

葡萄根瘤蚜是葡萄上的毁灭性害虫,是世界上第一个检疫性有害生物,是葡萄的大害虫,为国际检疫害虫之一。葡萄根瘤蚜多什么药?葡萄根瘤病的特效药有哪些? 葡萄根瘤蚜多什么药?葡萄根瘤病的特效药 (1)进行苗木检疫及消毒:葡萄根瘤蚜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在苗木出圃时,必须严格检疫。如发现苗木有蚜病,必须认真消毒。消毒方法: ①热水杀蚜:将苗木、插条先放入30~40℃热水中浸5~7分钟,然后...【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