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
玉米病害防治图谱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

发布时间:2017/2/14 9:03:59  浏览次数:34640次

立枯丝核菌引起苗期玉米根系及茎基部染病部位变褐坏死,地上部叶片边缘出现黄褐色云纹状斑,可致田间大量死苗,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80%。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为害症状

苗期引起根系及茎基部染病部位变褐坏死,地上部叶片边缘出现黄褐色云纹状斑,可致田间大量死苗,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80%。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形态特征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此外禾谷丝核菌(R.cerealisVanderHoeven)中的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丝融合群也是该病重要的病原菌,其中CAG-10对玉米致病力强。中国不同玉米种植区玉米纹枯病的立枯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及致病性不同。引发典型症状的主要是立枯丝核菌R.solaniAG-1IA菌丝融合群。华北地区AG-IIA、AG-lIB、AG-3、AG-5四个菌丝融合群都能侵染玉米。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AG-4、AG-1IA两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对玉米幼苗致病力较强,成株期AG-IIA的致病力较强。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或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玉米纹枯病菌为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3个以上的细胞核,菌丝直径6~10微米。菌核由单一菌丝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菌丝密集而成。该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担子桶形或亚圆筒形,较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上具3~5个小梗,梗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4.5~5.5(um)。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形成2次担子。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传播途径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从播种至出苗期均可发生。丝核菌主要以菌核、菌丝体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遇有发病条件即开始侵染。侵染适期为苗龄0~10天。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发病条件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条件总的趋势是:土温低、湿度大、粘质土发病重,播种前整地粗放、种子质量不高、播种过深、土壤贫瘠易发病。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从播种至出苗期均可发生,可致田间大量死苗,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80%,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防治方法如下: 玉米苗期立枯丝核菌根腐病防治方法 (1)实行大面积轮作。 (2)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认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和雨后积水。苗期注意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 (3)适期播种,不宜过早。 (4)提倡采用地膜覆盖和种衣剂包衣,具体用法见使用说明书...【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