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小麦秆黑粉病
小麦病害防治图谱

小麦秆黑粉病

发布时间:2014/2/18 14:15:49  浏览次数:6642次

小麦秆黑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可以在土壤、粪肥中越冬,也可以随小麦种子做远距离传播,危害较大。那么小麦秆黑粉病症状有哪些?小麦秆黑粉病怎么治?小麦秆黑粉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小麦秆黑粉病用什么药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麦秆黑粉病症状

主要为害小麦茎、叶和穗等。当株高0.33m左右时,在茎、叶、叶鞘等部位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状孢子堆。孢子堆略隆起,初白色,后变灰白色至黑色,病组织老熟后,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即孢子。病株多矮化、畸形或卷曲,多数病株不能抽穗而卷曲在叶鞘内,或抽出畸形穗。病株分蘖多,有时无效分蘖可达百余个。

小麦秆黑粉病病原

UrocystistriticiKOrn小麦条黑粉菌,异名Urocystisagropyri(Preuss)Schrot.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冬孢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大小12-16×9-12(μm),由1-4个冬孢子形成圆形至椭圆形的冬孢子团,褐色,大小35-40×18-35(μm),四周有很多不孕细胞,无色或褐色。冬孢子萌发后形成先菌丝,顶端轮生3-4个担孢子。担孢子柱形至长棒形,稍弯曲。该菌存有不同专化型和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冬孢子团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冬孢子萌发后从芽鞘侵入而至生长点,是幼苗系统性侵染病害,没有再侵染。该病发生

小麦秆黑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冬孢子团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冬孢子萌发后从芽鞘侵入而至生长点,是幼苗系统性侵染病害,没有再侵染。该病发生与小麦发芽期土温有关,土温9-26℃均可侵染,但以土温20℃左右为适宜。此外发病与否、发病率高低均与土壤含水量有关。一般干燥地块较潮湿地块发病重。西北地区10月份播种的发病率高。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小麦秆黑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5号、阿勃、矮丰1号、矮丰2号。换用无病种子。(2)土壤传病为主的地区,可与非寄主作物进行1-2年轮作。(3)精细整地,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净肥,适期播种,避免过深,以利出苗。(4)土壤传病为主的地区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或0.3%的50%福美

双拌种。其他地区选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的20%三唑酮或0.015%-0.02%有效成分的15%三唑醇等内吸杀菌剂拌种,具体方法参见小麦腥黑穗病。

小麦秆黑粉病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小麦秆黑粉病的防治措施您学会了吗?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病虫害知识,不妨扫描文章下方二维码或搜索火爆农化招商网公众号(微信号:nh1988TV),可以查看更多资讯。

小麦秆黑粉病病菌以冬孢子团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冬孢子萌发后从芽鞘侵入而至生长点,是幼苗系统性侵染病害,没有再侵染。该病发生与小麦发芽期土温有关,土温9—26℃均可侵染,但以土温20℃左右最为适宜。此外发病与否、发病率高低均与土壤含水量有关。一般干燥地块较潮湿地块发病重。西北地区10月份播种的发病率高。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查看详情】

小麦秆黑粉病主要为害小麦茎、叶和穗等。当株高0.33m左右时,在茎、叶、叶鞘等部位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状孢子堆。孢子堆略隆起,初白色,后变灰白色至黑色,病组织老熟后,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即孢子。病株多矮化、畸形或卷曲,多数病株不能抽穗而卷曲在叶鞘内,或抽出畸形穗。病株分蘖多,有时无效分蘖可达百余个。...【查看详情】

小麦秆黑粉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小麦真菌病害,病菌可随土壤过冬,来年继续危害小麦生长,也可随小麦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侵染小麦幼芽,达到生长点以后就能随着小麦的生长,为害小麦的整个植株,包括茎、叶和穗等。病株分蘖增多,发病初期可在叶片和叶鞘上发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状隆起,叶片不舒展。到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症状逐渐明显,植株明显矮化和严重扭曲,隆起部分变黑,破裂,散出黑色孢子。多数病株不能抽穗并提前死亡。田间调查...【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