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农化招商网
  • 会员注册
  • QQ登录
您目前所在位置:病虫害防治 -> 豆类豆天蛾
大豆虫害防治图谱

豆类豆天蛾

发布时间:2014/2/24 16:37:47  浏览次数:7731次

豆类豆天蛾属于鳞翅目,天蛾科。俗称大豆天蛾。只有西藏没有发生,在国内其他各省区均有发生。豆类豆天蛾的寄主:豇豆、大豆等豆科作物。

豆类豆天蛾的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严重时将全株叶片吃光,不能结荚。

豆类豆天蛾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0-45mm,翅展100-120mm。体、翅黄褐色,头及胸部有较细的暗褐色背线,腹部背面各节后缘有棕黑色横纹。前翅狭长,前缘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形褐绿色斑,中室横脉处有一个淡白色小点,内横线及中横线不明显,外横线呈褐绿色波纹,沿R:有褐绿色纵带,近外缘呈扇形,顶角有一条暗褐色斜纹,将顶角分为二等分;后翅暗褐色,基部上方有超色斑。卵椭圆形,2—3mm,初产黄白色,后转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90mm,黄绿色,体表密生黄色小突起。胸足橙褐色。腹部两侧各有7条向背后倾斜的黄白色条纹,臀背具尾角一个。蛹长约50mm,宽18mm,红褐色。头部口器明显突出,略呈钩状,喙与蛹体紧贴,末端露出。5—7腹节的气孔前方各有一气孔沟,当腹节活动时可因摩擦而微微发出声响;臀棘三角形,具许多粒状突起。本种的另一亚种为南方豆天蛾Clanisbilineatabilineata(Walker),分布于浙江、华南。前翅色深,一年只一代,仅发现取食豆科葛属及黎豆属植物。

豆类豆天蛾的生活习性

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年发生1代,湖北年发生2代,均以老熟幼虫在9-12cm土层越冬。翌春移动至表土层化蛹。一代发生区,一般在6月中旬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9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越冬。二代发生期,5月上中旬化蛹和羽化,代幼虫发生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年以8月中下旬为害烈,9月中旬后老熟幼虫入土越冬。成虫飞翔力很强,但趋光性不强,喜在空旷而生长茂密的豆田产卵,一般散产于第3、4片豆叶背面,每叶l粒或多粒,每雌平均产卵350粒。卵期6—8天。幼虫共5龄。越冬后的老熟幼虫当表土温度达24℃左右时化蛹,蛹期10一15天。幼虫4龄前白天多藏于叶背,夜间取食(阴天则全日取食);4—5龄幼虫白天多在豆秆枝茎上为害,并常转株为害。

豆类豆天蛾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种抗虫品种,在种植大豆时,选用成熟晚、秆硬、皮厚、抗涝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豆天蛾的为害。

(2)及时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

(3)水旱轮作,尽量避免连作豆科植物,可以减轻为害。

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减少豆田的落卵量。

3.生物防治

用杀螟杆菌或青虫菌(每克含孢子量80-100亿)稀释500-700倍液,每亩用菌液50千克。

4.药剂防治

(1)喷粉用2.5%敌百虫粉剂或2%西维因粉剂,每亩喷2-2.5千克。

(2)喷雾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每亩喷药液75千克。

豆类豆天蛾在国内大部分省份都时有发生,大多时候会寄生在豇豆、大豆等豆科作物中,对其造成严重的损失。 豆类豆天蛾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种抗虫品种,在种植大豆时,选用成熟晚、秆硬、皮厚、抗涝性强的品种,可以减轻豆天蛾的为害。 (2)及时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 (3)水旱轮作,尽量避免连作豆科植物,可以减轻为害。 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较强的...【查看详情】

温馨提醒:本网站属于信息交流平台,倡导诚信合作、互惠共赢!为保证您的利益,建议经销商朋友与厂家合作前,认真考察公司资质诚信及综合实力,以免造成损失!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农资经销商微信群